在某些流派的历史学家看来,这是一种危险,但在另外的历史学家看来,这正是阅读与写作历史的意义与乐趣——像侦探一样,打碎早已拼好的拼图,看看能不能获得一个新的图案!
而我,我偷偷摸摸跟在历史与文学家之后,最关心人。在这本书里,收录了一部分将近十年前的旧文,修改过后,与一部分新文放在一起,合成一辑,写我以为在今天最该被关注的时代。收在这本书里的这些人,千年前受过良好教育,却在时代的动荡里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因为对人生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眉飞色舞,又跌进无尽深渊。
在利用前人留下的历史记载与当代研究的时候,我也忍不住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要以一个千年后的现代人去照见他们的内心。也许根本照不见,只是徒劳证明,他们也遇见我们一样的问题罢了。
历史可以无限细腻地复原过去:吃什么,穿什么,戴什么,怎样看医生,怎样置换房子炒地皮。历史当然也可以成为“做人指南”:告诉你怎样拍老板马屁,跟同事搞好关系,人人都爱你。你还可以在书店同样的柜台买到“麦肯锡教你xx条职场规则”,“巴菲特给年轻人的xx条意见”。你读完八百本“职场秘籍”,八面玲珑,深信自己是“职场精英”,也没法躲开一场突如其来的裁员。
在另外一个层次上,历史也可以是一种情感交流——既然人同此心,我们深陷其中的人生问题,他们也曾经遇到过。我想要用这本书写他们的人生,像折返跑,像过山车,有高潮有低谷,这根本是无法预期也无法避免的事情。甚至,在获得最大世俗成功的时候,也会沮丧空虚。我想回到他们的时代,站在他们身边,看到他们眼前最动荡又迷茫的人生。
时间变了,世道也变了,但“人生”这个难题依然横亘在你我面前。我想翻开他们的答题簿,看看他们的答案。不管对错。但他们写得那么认真,潇洒而美。这就有多好。
不足与疏漏大概不少,有时候推测太多,难免脱缰野马。也欢迎给我发邮件,问题、建议、赞美、吐槽,都照单全收:yizhou2011@oxmail.。也欢迎大家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谢谢看到这里。
2017年感恩节于美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