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平安,平安,朕觉得你是一点都不平安啊,如今一个安南国都敢如此对待我大明,我大明朝的威严何在啊?啊...你们说说,是,父皇曾说过,安南小国,不宜扰之,但而今这小国未免也太嚣张了。平安,你吃了败仗,只问了个姓名就领军回朝,你也算是不辱没你领侍卫大臣的名头啊。”
平安自是羞愧难当,知道回朝之后定然要被朱棣惩罚。
郑危却觉得此时有些蹊跷,这胡汉苍按理说是忌惮的明朝的,篡位之后,还上表求封,这次亲自上表让陈天平回去,虽说不上将帝位拱手相让,最多也就是扶持陈天平做一个傀儡皇帝吧。怎么会愚笨到与强盛的明朝硬碰硬呢?郑危有些想不通。
而平安此去安南,没有遇到上将,却让郑危的危楼十人折损了四人,这是在不是郑危想要的结果...
“胡元澄,此人简直狂妄至极,朕定要杀之而后快...”
丘福说道:“陛下,这胡氏兄弟,心口不一,实乃小人之辈,望陛下不要为了此等小人而气坏了身子...”
平安道:“陛下,臣有罪,臣愿戴罪立功,亲带兵马,踏平安南小国...”
朱棣还在气头上,并未应答二人,这时,张辅,朱棣昔日爱将张玉之子,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愿替陛下取胡氏的项上人头,只是现在北方未定,不宜分心南方。安南小国掀不起风浪的...请陛下姑且让这安南小国在喘息两年。”
张辅年少,却颇有其父的大将之风,几句话实在是说到了朱棣的心坎里去了。平安何尝不知道明朝现在若想拿下安南,须得受着北方的掣肘,而一旦南北分兵,则给了其他虎视眈眈的帝国以入侵的机会。
但这胡氏的嚣张气焰着实让朱棣生气,虽然朱棣认同张辅所言,但也想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一点颜色看看,而不是像平安所言,踏平安南小国。
郑危琢磨出了朱棣的这个想法,于是说道:“陛下,既然胡氏让我们将另一个人也送去,那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必须要让这个安南国重拾对大明的敬畏之心。”
郑危的话确实切中要害,半天没有说话的朱棣终于说道:“郑危,说说你的想法吧...”
“陛下,胡氏定然是想对陈氏赶尽杀绝,以绝了陈氏王朝遗老的复辟之心。我只要带着陈天霜前去安南,胡氏定然会想办法除掉陈天霜,他们可以设伏,我们则可以给他们下套,瓮中捉鳖...”
“好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朕可以给你五万兵马,够吗?”
“足矣...”,郑危信誓旦旦的承诺并不是因为这五万兵马就能打败一个绵延了几百年的王朝,而是郑危料定了那个上将在安南国定然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这次明军遇到伏击,只怕与那胆怯的胡朝皇帝胡汉苍没有多大关系。
下了朝,郑危回到京卫武学处中,陈天霜听说了陈天平的事情后情绪低落,平时话很多,这时候却很安静。郑危心里明白,陈天平是不可能或者回来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陈天霜,只好说:“天霜,你哥哥不会有事的,因为他的身后是大明皇朝,胡氏是不敢轻易伤害他的...”
其实陈天霜虽然傻,但是她也明白,这胡氏既然敢在明军手里抢人,那便是不惧明朝。她也清楚陈天平恐怕是凶多吉少...只是陈天霜的眼里除了悲伤,还有回忆。
而在听到郑危要拿自己做诱饵报复胡氏的时候,陈天霜其实是不太愿意的,但同时她也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选择权。只能是默默的接受这安排好的一切。
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样子,郑危也实在不忍心让她冒这个风险,只是没有她,恐怕胡氏不会进郑危的“瓮”。
这位上将的出场,给郑危带来不小的挑战...
在京卫武学处的危楼里,郑危对陈天霜说:“你相信我,我不会让你出事的,我还想着把你介绍给我兄弟呢...”
陈天霜听到郑危这句玩笑话,双手挡在胸前,有些害怕和犹豫的说道:“如...如果陈氏王朝可以...可以重建的话,我会考虑..答应你的...”
这让郑危没法接话,尬笑了一声,就要离开。
陈天霜忽然叫住郑危道:“其实...他不是我的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