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盛唐时期的世家大族仍然非常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殷无咎必须拉拢他们。
要是殷无咎没有拉拢这些世家大族,那么他们还会继续投靠李唐皇室。
当初为了避免世家大族效忠李唐皇室,殷无咎自然就要抛出让人无法拒绝的诱惑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大夏皇帝垂拱而治,日常政务交给宰相们进行处理。
如今尚书令李萼完全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殷无咎偶尔过问朝政而已,日常政务实际上都是他在负责处理。
因为李萼亲手组建朝廷百官,所以很多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
殷无咎早已为李萼准备好一个旗鼓相当的政治对手,这个人就是御史令王怀忠,他的任务便是监察百官和打击贪腐。
王怀忠和李萼皆为元从功臣,他们两人跟随殷无咎打天下,完全可以说是他的左膀右臂,而且背后还代表着太原王氏和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和清河崔氏联合组成执政门阀。
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想要同样组成执政门阀,他们也不愿意看着李萼等人把持朝政,至于为什么不找荥阳郑氏和范阳卢氏,原因在于这两个世家大族已经结成盟友。
殷无咎非常讨厌君权高度集中,就算他是作为皇帝也是如此,理想状态之下自然就是君主立宪,宰相们在任期内进行执政治理天下。
大夏皇帝只需监督宰相们,而不直接插手处理日常朝政。
目前寒门庶族根本微不足道,若是想要扶持他们制衡世家大族,那就需要通过科举选拔进士,从中挑选才智者充任各地官职。
只要寒门庶族完全成长起来,世家大族那就再也无法垄断知识。
殷无咎准备拿着君主立宪去跟世家大族进行交换,换取寒门庶族获得上升通道的机会。
其实在殷无咎眼里科举选拔同样存在弊端,这是有钱人的上升通道,而非真正底层百姓的出路。
每次科举顶多释放出几百个官员名额,参与竞争者却是多如牛毛,说句难听点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根本没人注意到摔死的人究竟有多少。
两个字概括就是内卷。
四个字概括就是超级内卷。
底层百姓哪有那么多精力进行科举考试,只有那些不缺钱的寒门庶族才能跟你耗着做题。
普通百姓就算能够学会读书,他也不可能一辈子扑在科举上面。
娶妻生子,养儿育女。
孝敬父母,养老送终。
这十六个字就能把一大堆百姓压得抬不起头来,要是再让他们去跟有钱人内卷进行科举选拔,这他妈纯粹就是在害死人。
很多人都把高考上大学当做科举。
我的老天爷啊!
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当代大学生顶多算是童生而已,就连他妈秀才还算不上,更别说考进士的难度远超常人想象。
整个大夏朝廷拥有三百多个郡,一千五百多个县,几百个官员名额你真认为普通百姓能够抢到?
只要科举选拔全面推行,这种制度将会吸收天底下大部分人力资源,一大堆人都会想着通过科举获得上升通道,而你朝廷又无法提供这么多职位。
接下来就是为了抢夺这几百个职位,大家都跟不要命一样做题内卷。
一旦汉家儿郎开始重文轻武,尚武精神就会大大倒退,届时北方胡人必定卷土重来。
因为重文轻武肯定会堵死军功爵制的上升通道,毕竟武将打仗就会立功,立功者那就必须升官,所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们肯定不允许这群丘八拿走权力。
宋朝就是士大夫阶层非常强大,以至于重文轻武太过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