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着口哨神曲《面会菜》,赵庸踩起了二八大杠,骑行在这处沉寂的小镇上。
这里是东北大地,过往荣光无限的地方,也是赵庸出生成长的地方。
大仙镇,一座曾经因为煤炭资源的出现而兴起的小镇,最高峰时一度拥有五千户人家,火电厂,炼钢厂,兵工厂等等工业随之入户。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这座小镇已经衰败。
兵工厂早已停产,火电厂正在拆卸,就连炼钢厂也处在倒闭的边缘。
等赵庸上完大学选调回来,这里已经成了一处无人问津的小镇。
就连这里的镇长一职,都塞给了他这个毫无经验的应届生。
有些事物消亡时会轰轰烈烈,有些却显得寂静无声。
赵庸按下车铃,让清脆的铃声回荡在镇子的主干道上。
这里只有对向双行道,但却显得意外的宽敞。
因为这里的道路两旁并没有城中村里,各种停满的车辆。
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搬去了附近的省城里,留下的都是搬不走的老人和留守儿童,还有那些在大城市站不住脚跟的青年人们。
他们就如同赵庸眼前的烟囱和管道一样,在口哨声中静谧无声的布满尘土。
这里已经失意很久了。
“呦,赵镇长回来啦?巡视的情况如何啊?”
路过一个巷口,里面走出一位标准的东北大汉,黝黑的脸颊,魁梧的身材,还有那标志性的白色汗背心和旧厂裤,无不显示着他的身份。
他是位曾经的下岗工人,但生活没有压垮他,如今的他已是一位生产队的大队长,手底下管着好些人,镇上大部分的农田都是交给他和他的大队们播种收割的。
“田叔,可别取笑我了,没讨论工作的时候叫我小赵就好啦。”
“那可不行,以前那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小不点出息了,当然得要尊敬啊!”
向来开朗热情的田宇叔大笑着,随后才摆摆手说道。
“去忙吧,我这生产队就要准备春耕了,过一阵说不定还得你帮忙呢!”
“没问题。”
赵庸将这事一口答应了下来,事实上这也是他这个镇长的职责之一。
由于小镇已经没有各种厂房,再加上政策转变,目前留守在小镇上的一百一十户人中,有一半都是务农的农民。
说是一百一十户,其实总体也才两百来号人。
原因无他,许多家一人就是一户,就一位老人看家,其他的都已经去大城市打工了。
二八大杠再次启动,骑着这辆自行车总让赵庸有一种怀念过去的感觉,它不会像山地车那样变档变速,但胜在稳定耐用,已经陪伴了这座小镇几十年的时光。
赵庸又吹着口哨骑了一会,可算来到了位于镇中心的支大队小院。
它曾经是许多公职部门落户地方,可随着人口减少,它们也一个个离开了这里。
最后就连派出所都撤走了,只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保安亭,里面尚有几套防护,没有任何热武器。
一到门口,一位等待赵勇多时的老者收起了旱烟,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小赵,回来啦?”
“老镇长,怎么您又在这里等我啊,我们工作不是已经交接完毕了嘛!”
“害,习惯了,这一下退休了,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啊。”
“哈哈,我看您啊,还得多跳跳广场舞,小镇上的事您就别管了。”
赵庸将自行车停好,稍微抖了抖衣衫后,笑着把拐杖递给了老镇长,并扶着他往支大队院内走去。
这里曾经是小镇最气派的大楼,有着三个篮球场大的院落,曾经招待过许多大领导,让隔壁镇的人都眼热的存在。
现如今地面因缺乏维护露出道道裂痕,三层楼高的办公楼也因为年久失修,外墙脱落了大半,上面还有着各种攀爬的霉斑。
这时候身旁的老镇长察觉到了赵庸看这处小院的眼神,作为曾经的东道主,他颇为不满的敲着拐杖说道。
“小赵啊,对我们大仙镇的境况有些失望对吗?”
“啊!没有啊,我觉得我们小镇挺好的,安静祥和。”
“还装呢!老头子我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唉...曾经这个小镇那可是了不得!打仗的时候这里出了不少战士的,你瞧那东边占地最大的那屋,以前是兵工厂,造枪造炮不在话下,厂里面还停着一台苏修的t62嘞。”
老镇长又在碎碎念他口中的辉煌了,他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在这片地区都是响当当的存在。
年轻时的老镇长上过战场,拿过荣誉,退伍后回到家乡建设一辈子,即便是老了,还自费筹办了一处旧军事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不少真家伙。
像赵庸还有他的同龄人们,基本都是在老镇长的庇护下长大的,当然这份庇护是打引号的,其实是老镇长总喜欢军事化训练他们这些后辈。
只可惜事有人力不可违,时代的浪潮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好好好,一会咱再跟你去博物馆里好好聊聊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