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世界是个悖论的存在,那么红罗卜是胡罗卜的这个传统也算一种悖论。
为什么在北方红罗卜是以胡罗卜的形式出现的呢?
今晨天气有些灰蒙蒙的,慵懒致使我起来的有些晚了,这次去的地方过于偏远,却是来西宁最值得、也最应该去的地方。
离站台算是有些远的,空着肚子想着车站附近或许有些值得一尝的当地特色美食,然而在路过虫草大户,又陷入老城区的破败不堪,在民俗博物馆旁边发现了“西北老字号优质包子”。
传统马家优质包子馆,这里的包子都是现包现蒸的,很清楚地就能看见。大众点评有个套餐,二十六元包含一碗牛肉粉汤,四个包子。
我的声音许是因为疲惫有些过于低声细语了,老板耐着性子同我这个语言不通的人交涉成功后,又问我包子要什么,本身呢这套餐是牛肉红罗卜和牛肉韭菜的两种,不过店里有四种,老板很客气地问要不要都来一个。
这可让我高兴坏了,连忙点头。等拿了小票入座的时候,幸好还残留一桌,倒不至于让我开口寻拼桌的好。
等粉汤上来的时候,着实惊到我了——手掌般大小的碗,汤粉上铺满了牛肉,总之是要比两三片多的。我搓搓手掌,先来了口汤,热气忽而吹散了晨间的寒气。
没多久,包子也上来了。
分量自然是没话说的,一碗粉汤其实就饱了,但是来都来了,总得尝尝店里最特色的包子呀。不尝不知道,所谓的红罗卜居然是胡罗卜,满满一大口,忽然觉得老板过于实在了。
最令我没想到的是,洋芋包子是满满的土豆泥!
大抵是南北差异,我一时间无法接受。罗卜包子必须是白萝卜那种口感,土豆包子怎么也该是脆皮土豆丝什么的,土豆泥的粘稠让人实在难以多吃第二个。
幸好还有一个韭菜包子,是众口一致的。
更有甚者,不知道是不是本地人,包子是可以蘸辣椒粗的调料的,我当时一整个震惊住,但本着“入乡随俗”,尝试之后,确认自己的确接受不了,才由衷地感慨“中国博大精深”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而得知,这样好的体验在为数不多的进度条上,算得上一种特殊的体验。
捧着饱瓜瓜的肚皮,再次踏上旅途。
在这条街上,人群涌动,才能亲切地觉得自己住的地方多少有些偏。但也说不上,至少地下通道会更新最佳市民,在经过地下通道之前,那里是一个虫草市场,甚至有一座五星级酒店的高楼。
站台靠近医院,生意很多,虽然这么说不好,但是确实是这样的。
公交车很宽敞,这一路上也很宽敞,司机师傅可谓是“高手在民间”。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路途中经过很多地方。
在离站台半小时的路程外,那边林立着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体,像是某个楼阁,但似乎称之为寺庙更为合理。这还是城区,出了城区要经过一大段的乡村,每隔一个乡村,就会有一座极具吸引力的牌坊。
两个披着大红花的石狮子威威立在两侧,在雾霭沉沉的晌午竟也照不亮牌坊艳丽的色彩。
其实越往里走,那排房屋便是一路掉了色彩,门口会偶尔站着几个人,也会突然空旷的四下无人。可真正到了宽敞的地界,我竟想着这一路怎么突然到了头。
就像村里剩的老人走了以后,这里才真正走向了虚无。
若是我从未来过,便不会知道,在路的尽头也许还有雪山,也许并非穷途末路,只是在某个目的结束之后,从未有人继续往前探索,以至于一直错误地认为结束便是结束了。
就像我知道桫椤很大,而离西宁很远,却没想过两两交叠的地方,依旧能看见彼此。
就像人们尝尝忘记,即使有一个人先行离开,却没想过两两互相思念的时候,是会再见到彼此的。
那端空旷的土地,像是独留给雪山的底座。
静谧的雾霭,我突然觉得这样的天气踏上这样的路途,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最令我没想到的当属司机那堪比飞一般的技术,要知道这是崎岖的山路,他拐弯的时候,速度都不带拉手刹的,完美地一个弧线,不仅顺畅地过去,甚至还给其他车辆留了余地。
我总算知道,市区是限制了他的速度,而郊区则是打开了他的水平,恐怕还不是他的极限。回程的时候,我都庆幸,自己不晕车也算个优点了。
等我千辛万苦地硬座抵达到站,并没有真正抵达目的地。还有一段冗长的上山之旅,从而造就了另一个行业的诞生——红色小车的大爷,开窗对着我就是一句“五块钱上山”。
我看着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当然是下意识就砍价了,他连忙挥手拒绝,说不挣我钱。此话一出,我半信半疑地离开,心里念叨,我才不信呢。
不过呢,介于刚刚已经做了一个半小时的硬座,面对眼前遥遥无期的上坡路,我想了想又返回头,虽然是一公里,但是上山远比下山累,五块就当歇歇脚了。
要不说这里人均老司机呢,大爷也是酷酷一顿飞驰,问我有没有买票,最后停在售票处那段颠簸的石子路上,然后扬长而去。
下车后,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啥,五块钱体验卡可真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