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多好多感触,但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也许就飘走了,也许留下来的才是重要的,也许很多也已经浸入到日常生活中了。
就从最新的感触说起,今天在天台上一边锻炼,一边脑袋里就在想。
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人类的世界,这个地球,就是人生活的地球。
而一体意识(或者说整体意识)要通过地球上的人类来认识它自己,因为它就是和所有在一起分不开,所以没法体验到自己,于是需要地球,需要人类生活的地球,需要人类,这样透过五官,透过感受,透过念头,透过念相,才能够有各种丰富的感受,才能够分出你我他,才知道自己是一体的。所以人类就是一体认识自己的一个工具。所以,就需要地球这样的环境,就需要投胎到地球上作为人类,来进行人类才可以进行的动作。
因此,投胎到人间之前,每一个从一体分出来的小的一体会决定在地球上这一世的活动,为的是体验自己,提升自己,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的任务要完成,但这趟旅程走着走着,几乎大部分的小的一体都会忘记自己原本是一体。因为这趟旅程,因为是预先设定好的旅程,为了能够充分地体会,需要喝“孟婆汤”“忘情水”,需要去忘记自己原本的初衷,只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发现来源,发现初心,才可以回到源头。因为大部分人都忘记了,所以这一世在这个预先设定的剧本里沉浮,所以极有可能这一世都回不到源头,直到这一世生命的终了,然后便会回到源头,重新设定下一世,下一个剧本。于是一世一世地陷入到各式各样的剧本中,体悟各种各样的人生,每一回都是在生命终了时才回到源头。但很可能在有限的每一世当中,多少都瞥见源头,多少都瞥见自己真正的来源,而且一世又一世瞥见得越多。直到某一世,一切都快准备好,这一世,你会瞥见更多,对自己在地球上的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会意识到其实真正的自己是谁,是和这一世一世的角色,剧本都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且真正的自己才是无可思议的占大部分,而我这一世的角色,是无可比拟的小,但是在没有意识到源头的时候,我们就完全投入在这一世,完全地陷入进去,把那个无可比拟的小看作是这一世生活的全部。说得也对啊,既然是投入到这一世,不就是要投入全部呢,对于这一世的我来说,不就是全部的生命吗?
总之,在越来越清晰的后面几世中(我也不知道是一世还是几世),从一体分出来的小的一体会逐步意识到,其实在人世间,在地球上,作为人,就是个剧本,就是个戏剧,就是个工具,就是个游戏,而开始渴望作为人的角色,去体悟到源头(一体)的存在。前面说“人类就是一体认识自己的一个工具”,是不是可以说一体体会不到自己,所以需要作为人,来体悟到一体,才知道自己是一体,就是需要这个过程。
一体分出来的小的一体,一次一次来,不断体悟人生,每次都投入进去而不知,一次又一次,直到后面几次,开始一边体会人生,一边体悟源头,逐渐逐渐把人生看透,逐渐逐渐安住于当下,安住于那个本我,那个本自具足,本自清明,随时喜乐的状态。
为何说一体体会不到自己?因为一体是一个状态,没有对比就不可能体悟,只有在烦恼的人生之中,慢慢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喜乐,什么是安住于当下的状态。所以人生就是工具。
白天,借由黑夜才了解自己是白天;
黑夜,借由白天才了解自己是黑夜。
继续从工具说起,除了人生,关于我们每个人在这一世的每一样东西,无论是有物质实体的,我的东西,还是没有物质实体,比如只是一个称号,我的名字,或者是我的状态,我的名誉,我的口碑,我的信仰,我的地位等等,都只是工具,都不过是我们在这一世的工具,甚至我的身体,我的健康,我追求的所有所有东西,都是工具,都是道具,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工具,它们也都是无常的,都不可能是永恒的,也就是一个工具而已。而我们投入到人生之中,就会把它们当作我们毕生追求的东西,紧抓不放的东西,以为没有就很悲哀的东西,于是我们陷入在人生的烦恼之中,陷入在无常之中,为一朵花的衰败而哀伤,就像看着电视剧里的剧情,无法自拔。
我们陷入这样的烦恼,我们的身体因为我们的情绪的产生而日渐衰退,于是有一天剩下最后一口气,咽完这口气,我们的身体走到终点,我们也就不得不回到来之所来。然后规划下一个剧本,开始下一段人生。
所以,这样说来,人的一生和动物,植物,矿物的,甚至所有的一生都没有什么差别,无非都是出生,萌芽,成长,繁盛,衰退,死亡的过程,只不过一朵花的一生是一个春夏秋冬,而人的一生可能是二十几个,到八十几个春夏秋冬而已。
因此,对于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一样的,都没有什么差别,和任何的生物,非生物,所有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我似乎有了更深的认识。
说到工具,我们的名字,这一生的名字也是个工具,我们常常习惯称“我”“I”,我们说人类长大的过程,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透过长大的过程,人类就是受到环境,受到学校,受到社会的影响,人类就是会慢慢地把“我”和他人区别开,人类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我”和世界、和他人、和我自己的关系。但最终,却是要回到本源,回到源头,原来人的一生也是个工具,也是一个人逐渐成长的工具,人发展自己的工具,最终也要丢弃,也要放下,要回到本源。
有一个练习,为了让自己时刻意识到源头,说的是尝试不说我,我饿,说我是饿,特意用错误的语法逻辑,为的是提醒自己,真正的自己和我是不同的。我倒是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如果我饿,不说我饿,说某某饿,把我的名字点出来。突然想到,我在学习儿童发展理论时,讲过一个“两岁现象”,就是孩子的小名如果叫亮亮,两岁前孩子会说“亮亮要喝水”,但是两岁多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他会说“我要喝水”,表明他能够区分出主体和客体了。而现在恰恰是在某个时刻,从“我要喝水”,从两岁开始建立的习惯中脱离开来,要回到“亮亮要喝水”,无非就是提醒自己,自己其实不是那个“我”,那个“我”就是一个成长的工具,一个人类的工具,一个在地球上使用的工具,一个在地球上生存的工具,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自己。
我会从现在开始试着看看,练习不再说“我觉得”“我认为”,而是某某觉得,某某认为,让自己从一个新的视角看看这个状况,应该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