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刚一出口,约翰就在心里否定了这个答案。
威尼斯的抄本他也见过,的确字体工整,样式讲究,可以称得上精品。但做到这种程度?他又仔细地对比两个相同的单词,确实是一模一样,就连字据、行距都完全一致。
他不禁对眼前这个少年的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听少年答道:“尊贵的殿下,请允许我解释。我并非威尼斯人,而是来自遥远的东方,亚细亚大陆最东端的被称为中国(Sina,古希腊语Σ?ναι)的国家。”
关于东罗马帝国是否曾经派遣使者到过中国,史学界众说纷纭。最有名的说法出自南宋李焘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说“神宗元丰四年十月六日,拂菻国贡方物。”也就是在1081年的时候拂菻国曾来中国朝贡。
但这个拂菻国究竟是哪个国家,目前还未有定论。有人说拂菻就是拜占庭的音译;也有人说《长编》记载拂菻国国王“其名灭力伊灵改撤”,对应的就是突厥语中的Malik-i-Rum-Kaiser,也就对应人们熟知的罗姆苏丹国。
还有说法称查士丁尼时期曾派遣使者到唐朝学习丝绸相关的技术,这些温岑也没仔细考证过。
但可以确定的是,拜占庭是知道东方有中国的存在的,即使没有使者到访,也能从中亚各国或蒙古人的口中得知。
他继续说道:“我名叫温岑,教名为狄奥斐卢斯。我虽出生在东方,但年幼时就皈依了基督。听闻里昂大公会议召开,分裂已久的两大教会有弥合的希望,我感到十分振奋,所以特地赶往君士坦丁堡,希望能为基督教的联合贡献一份力量,但中途遇到意外,所以来到此地。”
听了他这一番惊世骇俗的来历,座下自然免不了爆发出一阵交头接耳的嗡嗡声。
有的惊讶于他能竟然跨越几片大洋来到此地,有的感叹在如此遥远的东方居然也有基督信仰,还有的摸不着头脑,在打听这个国家到底在何处。
“狄奥斐卢斯。”约翰沉吟着,“你的国家如今怎么样了?”
听到这个问题,温岑先是一愣,随即脸色猛地一沉,悲痛的神情涌现出来。
“殿下,我的国家遭到蒙古人的入侵,如今恐怕已经……”
听了这个回答,约翰恍然大悟。这个年轻人前面的什么追随信仰的说辞恐怕只是说来好听,真正的原因就是如今他已经国破家亡,所以才流亡到东罗马帝国。
其实温岑也没有说错,再过两年,也就是1276年时,临安陷落,南宋名存实亡。
然而约翰明显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其中的原因温岑也能猜到,便是在此之前罗马帝国与蒙古人已经结盟,尤其是此次里昂大公会议,蒙古人竟然也派出了使团参加。其目的自然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单纯对抗突厥人的政治联盟。
面对此情此景,既不该说蒙古人好,也不该说蒙古人不好。所以继续讨论只会引起尴尬,这个话题就此翻篇。
“狄奥斐卢斯,能否允许本王将这福音书给他们也都看看?”
“殿下愿意的话自无不可。”
于是约翰示意旁边的将领把福音书给下面的众将传阅。
温岑也默默观察着下面将官的反应,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书本,仔细地端详着,更有甚者见到以后直接跪下祈祷,口称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