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张居正家
等张信赶到时候就听到府内已经开始布置白布,哭泣声不断从府内传出。
在门口的一个青年看到张信来了,赶紧跪拜:陛下,我父亲一个时辰前,去了~~~~
等张信颤颤巍巍走进张府时候,就看到很多人跪在一旁,而太医也过来禀报:陛下,张首辅去了
张信:知道了。。。
回首往事,张居正是自己穿越以来想办法骗来的第一个大能人,自己这个天下能搞这么大,他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自己的手下没有谁的功劳大过张居正。。
在张居正的房门外坐了很久,这时候武田元明第一个跑了进来。。。
张信:元明,拟制纳江陵张氏为皇族旁系,封张居正为荆王,谥号文忠,王位由世子张敬修继位,升妃张婉雯为贵妃。同时令宗正张元功为荆王选陵做悼。。。
说完张信就离开了,这次他选择了步行,走了没多久进了一个宅子,这个宅子挂着只有两个字张宅,而一旁却还有两个牌匾大明英国公府、华夏太上皇府。
张溶此时已经六十多了,可整个人的气色和神态和四十多岁的人没什么区别。。
突然看到张信回来,张溶赶紧小跑出来:儿啊,你怎么回来了,也不打个招呼。
张信:老爹,叔大刚没了。
张溶突然定住了很久才说话:这几年走了好多人啊,五年前毛利元就没了,四年前武田信玄没了,前年三好长庆猝死,去年老吴也没了,今年北田老头又自杀了。一群老伙计还剩了谁啊。
张信:爹,现在全世界我都打下来了,我想退位。
张溶:你退位?你想得美,你以为你是我啊,我有个牛逼儿子,我可以啥都不管。你有吗?
张信:信忠你觉得怎样。
张溶:信忠怎么说呢,做人做事很温和,在南洋这些年竟然能让那些土人开始种地、读书,这几年还出了几个大学生,同时在日本、华夏两边的官员那边也有比较好的口碑。
张信:你是说他结党?
张溶:咋地,你让孙子们去各地历练不就是积累自己的力量吗?现在怕他们结党了?
张信:这个。。。。
张溶:你一直把他当太子培养的,现在如果再犹犹豫豫会让其他皇子和大臣也有想法,你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任何人有别的想法,再说现在国家的制度和人才储量,皇帝只要守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张信:行行行,我听你的。
华夏15年,公元1582年,六月
华夏第一任首辅大臣,荆王张居正,薨
张信罢朝十日,并让在京王子、公主戴孝,以彰显对张居正的恩宠。
头七过后,张氏总正张元功亲自主持祭祀纳张居正全族入皇族。
又过了三个月,全国各地的王子们都回来了,当然除了叛变的信胜和信孝
现在张信成年的皇子有信忠、信雄、信繁、信义、信业、信时、信淳、信久、信昂、信士、信周
这次叫他们过来就是想听听他们对于未来储君的想法。
看着很多年没见到的儿子们,张信问到:这次叫你们过来是对你们进行终极考核,开始写吧。。。
张信准备了一些策论的内容,当然也对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拷问,
比如
如果你成了皇帝,怎么管住这些有权有势的兄弟
怎么保证华夏霸权
怎么保证张家的执政
怎么同化其他文明
当天下午张信一边看试卷,一边问自己的那些大臣们:你们觉得新君该如何选择。
新任首辅申时行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选新君未免过早,按照陛下早年定下的规矩,皇子们外面历练后就要在朝中历练,之后再定新君。
次辅张四维:臣也以为该如此。
阿克巴(翻译):臣也以为陛下年轻,而皇子们也很年轻,需要他们多历练国家大事后再定
北条氏政:臣也以为如此,陛下离朝数年,现在回来了又想立新君,这不是一个君主该做的。
张信:北条,你被海刚峰附身了吧。
北条氏政:臣任廉政公署左使,该职位本来就是监察御史转化而来,有劝诫君主的作用,当然陛下要是觉得臣说的,不对。。。可以罢免我,正好我也好多年没回日本了。
张信:行行行,听你们的行了吧,几位皇子在哪个部门做事,内阁安排下,最高不超五品。
根据每个人在试卷中表现的性格,有的到六部,有的到各司全都化名做事。好在这些皇子在外很多年,认识他们的还真不多了,只是知道是一些世家子弟。
不过也有意外的,六皇子张信时选择去了锦衣卫,然后每天无所事事,甚至他还想去做个忍者,这可能是因为他是千代的儿子,从小自由散漫。
又是半年后,各个皇子开始在各部做事。
懂事又温和的信忠去了京师府衙做了通判
信雄去了兵部,信义去了吏部、信业去了兵部、信时去了锦衣卫、信淳去了工部、信久去了科学院、信昂去了京师大学、信士去了火器研究院、信周去了贸易部
而张信呢,这时候去了关外,身边只是带了信时还有800突骑对了身边还有一个人朱赓。
这一年朱赓已经要来了4大汗国的宝刀,又到京城和张信碰头把五个宝刀内的地图对了一下。
朱赓:陛下你看这个图描述的地方,有山有水,通过走势看很像斡难河。
张信:这又能说明什么,那地方那么大。
朱赓:所以臣带来了摸金门和掘子军两门的头人
传二人进来时候就见到一老一少两人走了进来,二人颤颤巍巍的给张信行礼。
张信:行了,不用多礼,继续说。
这时候摸金门门主石山太说:回陛下,我们对成吉思汗的陵墓情况也做过研究,那地方一定不能远离人烟,不然大概知道情况的人可能会通过大量挖掘找到陵墓,所以附近一定有守卫部落。第二就是那地方不宜建城或者人生活,不然挖个地基就暴露了地方。第三嘛就是地方得好找,根据从很多蒙古贵族还有四大汗国得到的情报,这个陵墓是蒙古人用来以备不时之需的地方,假如国家到了危难之际,四大汗国和元朝皇帝就可以开启宝藏。
张信:听你们这么说,这地方应该好找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