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间里享用了酒店文华厅送来的几道经典粤菜之后,贾老师带人出发,去了位于新界大埔露屏路的教育学院,进行本次来埠的首场讲座。
今天他所选择的,是关于民乐技法的研究课题。
出于两世的爱好,贾老师在民乐方面,进行过长时间的钻研,博采众家之长,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尤其是古筝以及二胡的演奏技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并不亚于一些当世名家。
而他在“创作”方面的才华,以及众多作品的问世,更为他音乐才子的光环增色不少。
这也是教育学院和中文大学两家大学音乐系,邀请他交流访问的主要原因。
在学院的阶梯教室里,经过系主任短暂的介绍,贾老师在讲台上,开始了与香江学子首次面对面的交流。
和技艺沾边的很多事情,是无法作假的,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为了更快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他选择了从作品入手。
一番冠冕堂皇的开场白之后,贾老师操起了学院准备的一把二胡,调了调弦,宁神静气片刻,演奏起了阿炳的《二泉映月》。
这首经典曲目,对于内地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在这个时期,传播范围并不广泛,真正名扬天下的时间,正是在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一九七八年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在央音聆听了一位十七岁姜性女生演奏的《二泉映月》之后,深受感动,认为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而八五年西方人评选的十首最受欢迎的流行乐曲,《二泉映月》名列榜首,后来还有人评价华彦钧先生是中国的贝多芬。
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其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
阿炳所生活的时代和他的个人经历,贾老师无法体验,但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此刻却通过他的双手和二胡,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在两个小节的引子之后,二胡的旋律,从中低音区平稳进入主题,低沉而压抑,让人体会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忧闷,之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冲击和多变的节奏,表达出一种顽强向上的不屈精神。
音乐也许是最快让人进入情境的一种表达方式,有时候远比语言来的更为直接。
随着贾老师起伏苍劲、刚柔并济的演奏,现场的学生很快被吸引住了。
而一些旁听的老师,则在留意贾老师的弓法以及指法的运用技巧。
此后曲调进入五次变奏,结合音域的升降,渐次迂回推进主题,旋律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时而沉静、时而躁动,将伤感怆然和昂扬愤慨之情,随着音乐本身娓娓道来。
贾老师的演奏,行弓凝重沉稳,顿挫抑扬、滞而不停,含蓄艰涩中又透出苍劲有力,将阿炳所想表达的抑郁感和倔强感,发挥到了极致。
全曲的速度比较统一,但力度的变化却相当大。
贾老师在弓法上,以短弓为主,音量饱满、坚实有力,连弓方面则吸取了戏曲音乐的运弓方法,持弓的右手用力轻重有度,配合以左手的按弦,通过指力的轻重,造成音阶的顿挫,让人听起来感到连中有断,音断意不断,使曲调更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