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争之世,当争的光明磊落,杀尽宵小有如何?(1 / 2)人在季汉,诛曹灭吴首页

夜色起,风声呼啸,大军扎营。

将士们抱薪生火,庖厨造饭。

两匹快马从南方奔来。

汉军见来者是刘云和马云禄,很快打开城门。

“护军回来了!”

刘云利落下马,将马缰交给部下,旋即快步入城,

这里是金城郡、浩亹县。

作为和浪庄河谷一样重要的农业河谷。

浩亹县不仅是连接郡治允吾城到河西走廊的重要道路。

还是湟水北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渡过鼎鼎大名的郑伯津,便能沿着湟水南下,直达允吾城。

“郑伯津这一处渡口,实乃关键。”

“我去看过,如今渡口还在我军手中。”

“蒋琬干得漂亮,当初在什邡县守住张肃叛军的人,总算没让我失望。”

“只要渡口还在我军手中,一切都好说。”

刘云脱下重重的铠甲,里面穿着一身白色袍服。

没办法,汉代重视五行,秋季得西方金行之气,喜虎,尚白。

故而汉军之中的白虎旗亦是耀眼的立于城楼上,多数将领的褥衣都换成白色的了。

大汉有赐给将士衣装钱的传统,军队的衣食住行都是最耗钱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次打完仗,兴业将军李严又要头疼了。

董昭闻言,一边点亮烛火,一边拿来名册。

“蒋公琰守住允吾城。”

“费文伟守住令居塞。”

“在下则守住了浩亹县。”

“金城郡最重要的三个县都还在我军手中,升之勿忧。”

“你回来了,我们的压力就小多了。”

刘云点了点头,坐于榻上,接过了董允手中的名册。

蒋琬、费祎、董允乃是蜀中四相。

蒋琬是楚之良才,本身清正廉洁,为人忠实,不喜欢搞派系争斗。

费祎、董允他们两家身份特殊,跟各派的关系都不错,无论哪家掌权,他们都会受到重用。

这些人跟刘云的关系也还不错,不会惹出乱子。

可剩下的四个县问题就很大了。

没错,丢失的榆中、金城、枝阳、允街四個县。

全是荆州人担任的小吏。

准确的说,在河湟两个郡,加一个西羌属国当中。

控制最稳定的金城郡的县令,基本上都是荆州派或者说亲近荆州派的东州士。

西平郡属于是之前没既被苏则治理过,还一直是豪强、羌胡宰割的化外之地。

过去的基本都是益州出身的小吏。

这其中的派系分明,不言而喻。

刘云仔细的打量着官员小吏的名册。

“丢失的四县之中。”

“两个襄阳郡人,两个南阳郡人。”

嘶,按理说,都应该属于荆州派的范畴,怎么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刘云先前一直单纯的以为荆州派只跟东州士处不来。

怎么自己内部还闹出了大乱子。

“休昭,此间究竟发生何事?”

董和、董允父子是各派关系都处的拢。

对于刘备政权的派系之争,刘云因为和诸葛亮的关系,还是亲近荆州人的。

先前天师道和东州士又是斗了多年的仇敌,故而他对东州士一直不看好。

也就是真正接触了法正、李严过后,才发现东州士其实也没那么不堪。

换句话说,派系之争,其实就是各家利益之争,本身谁都没有正义性。

作为各派润滑剂的董允的判断才是最为中立的。

“升之,你既然问我,那我就直言了。”

“东州士也好、荆州士也罢。”

“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

“扬武将军和军师将军的关系虽然不错,也能和睦相处。”

“但是,各派之间的利益之争、同派系之间得内斗,可都是不看对错,只看权益的。”

董允看刘云没有打断,继续说道。

“坦白而言,襄阳人和南阳人就是处不来,这从刘表掌理荆州时就已经露出端倪了。”

“别看都是荆州人。”

“背地里,彼此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拆台,不可枚举。”

“这一次之所以四县丢失,就是驻扎在榆中县的南阳县令和金城的襄阳县令互相抢功所致。”

刘云深思道。

“你的意思是,这些人还主动出城了?”

天啊……

带着一群县兵出城?这是什么脑回路。

北伐军击败了曹休带领的魏军。

这些人就以为魏军好欺负吗?

董允指向榆中盆地的地形图,分析道。

“葵园峡!是进入榆中盆地的要道,狭窄难行。”

“当年凉州作乱,司空张温遣周慎带三万人追讨边章、韩遂。”

“韩遂、边章分屯葵园峡,于此便吓退汉军。”

“坦白而言,苏公早先去西海属国招抚羌民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两千人驻守此要地。”

“若非是襄阳人和南阳人抢功,出葵园峡去迎击曹真,他们根本就过不来。”

刘云陷入沉默了。

他都已经能料想到,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襄阳人、南阳人互相不服,都想在葵园峡挡住曹真,赚取第一功。”

“结果两个年轻县令看到曹真诈败,就追出峡谷。”

“被曹真调头打击,连着苏公安排的守军都给他们牵连了。”

苏则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了,还是带不动他们吗?

生气归生气。

不过,荆州内部的争斗,刘云也并非完全没有察觉。

因为三国时代,就是一个大争之世。

人与天争时。

人与人争利。

国与国争地。

君主与世家豪强争权。

理想情况下,应该是大家在一个阵营,为了同一个目标,暂时搁置各自的利益,等到天下一统后在算账。

可是实际上,完全相反。

为了派系斗争,斗得国破家亡,头破血流,当场翻脸,互相灭族的事情并不少见。

像曹家和士族集团这样,斗得改朝换代也不让人意外。

这是汉末的常态。

因为汉代有一种州里人观念,同州互助才能求生存。

即便是宦官出身的十常侍郭胜,还得念在杀猪出身的何皇后是老乡,就把她扶持上位。

不讲信义的吕布,走投无路,一遇到难关就跑去找同是并州出身的张杨,嘴上也会说着:“兄,州里人也,你可别害我。”

在襄樊战役期间,跟徐晃打的你死我活的关羽在写信的时候,也得叫徐晃一声‘大兄’。

同州人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形成紧密的人际关系网,在任何时代都很常见的。

在州与州的派系斗争中,同州出身的,会一起对付外州人。

但同样的,如果是同州人的利益集团产生了冲突。

那必然是同郡的老乡,一起对付郡外的敌人。

曹营之中的颍川派,就是属于典型的荀彧一人上位,颍川同郡人士鸡犬升天。

二荀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颍川派的实权其实也衰落了。

到了刘备方也是一样。

庞统是襄阳人,诸葛亮是在襄阳长大的,和各家都有姻亲关系,所以马良、马谡、向朗、习祯、杨仪这些人都在刘备幕府中担任要职。

法正是扶风人,当他掌权之后,孟达、射坚、射援这些扶风郡老乡皆受重用。

各大派系之间大乱斗,同派系之间,不同郡的人也会互相算计。

襄阳人和南阳人之争,也是贯穿到蜀汉灭亡的一条暗线。

因为本质上,东州派是一个三辅、南阳流民合成的四不像,他并非是由同一个州的人凝聚成的政治实体。

因此,在刘备把法正和李严扶持上位之后,把庞羲和许靖等人架空之后。

这个派系就自然而然的分化为了三辅派和南阳派。

历史上,刘备入蜀后,荆楚人贵。

但是掌握蜀中大权的却是东州人。

法正劝刘备断绝与孙夫人的联姻,娶了吴夫人。

刘禅成了东州人集团名义上的养子。

东州士的吴懿吴班兄弟成了外戚。

三蜀太守全是东州人。

三巴是原东州士和五斗米教的势力范围。

历史中东州派独占蜀中局面的破裂,是汉中之战结束后。

彼时法孝直病死。

同一年刘封莫名其妙夺了孟达的兵权,孟达写信给刘备,说主公身边有小人,然后逃去了魏国。

射坚的蜀郡太守也被南阳人王连顶替。

自此,东州士之中的三辅人出局,尽数脱离了蜀汉的政治舞台。

蜀汉剩下的半部历史,就全是南阳人和襄阳人的争斗了。

“准确的说,襄阳和南阳直到两千年后还在为诸葛亮的所在地而争执不休呢……”

刘云深深的呼了口气。

“刘使君是想着一心带着所有人冲出秦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

“怎奈身在乱世中,派系之争,无论何时都是避免不了啊。”

“主公、军师再世时,能以雷霆手段,恩威并施,压制各家派系,撵着他们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可若他们不在的地方呢……”

很遗憾,小集团内部,无尽的斗法是无法消除的。

因为利益太少,怎么分配,各派都无法接受。

谁都想多吃一口肉,谁都不会撒手既得利益。

刘备一直是不偏不坦,南阳人和襄阳人都用。

准确的说,南阳人是他在新野立足时的核心,襄阳人是他稳固荆州时的最大资本。

新野及其周边的几个县,后来被曹丕短暂给改为了义阳郡,不久又撤除了。

义阳郡包括、南乡郡都是南阳郡分出来的,实际上也都是蜀汉政权中的南阳人。

刘云看了一眼董允。

“南阳人有何不满?汉川之战后。”

“黄老将军成了征西将军。”

“魏文长成为了镇北将军,阳平督,镇守汉中北大门。”

“其余诸如傅肜、刘邕、郝普、都受重用。”

“李严、王连、吕乂、杜祺、刘干也掌握财政。”

董允低头道:“升之,不一定全是南阳人的错。”

“襄阳郡人,如诸葛军师、马氏、向氏、习氏众人都在蜀郡或者左将军幕府中掌握要职,或者是轮换式的担任益州的各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