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官僚制度出台以后,最终经过一系列商议确定,由张昭、张紘、谢安担任三省长官!
张昭担任中书令,张紘担任内史令,谢安担任尚书令。
三省位比三公,总领百官,一人(我)之下,万人之上!
中书令负责起草文件,内史令负责审核,尚书令负责实行。
由于时局不同,我又在六部的基础上加设三部,因此实际为三省九部!
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医部、学部、商部。
各部设尚书一名,为主官;左右侍郎各一名,为副官。
分别由:
周瑜担任吏部尚书;
刘巴担任户部尚书;
张允担任礼部尚书;
陶侃担任兵部尚书;
鲁肃担任刑部尚书;
顾雍担任工部尚书;
张机担任医部尚书;
庞德公担任学部尚书;
糜竺担任商部尚书。
各部左右侍郎另有任命,至于地方上行政官员的补缺,则由新官上任的吏部尚书负责任用。
可虽然分了九部,但实际却是分为上六部和下三部,上六部又各设有四司,为二十四司。
一、吏部。
1.吏部司,掌文官品级、调动。
2.组织司,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
3.司勋司,掌文官升迁。
4.考功司,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评定。
二、户部。
1.户部司,掌户口、土地、赋税、徭役、婚姻、继嗣之事。
2.财政司,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
3.商政司,掌度量之数,管理商业贸易。(该司的职能由于和商部重叠,因此遭到罢免)
4.国库司,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三、礼部。
1.礼部司,掌礼乐、衣冠、符印、表疏、图册、铺设,及百官丧葬。
2.祠部司,掌学校、医院、寺庙、天文之事。(其中掌学校、医院的职能被分给了学部和医部)
3.御膳司,掌陵庙之牲豆酒膳。
4.邦交司,掌诸蕃朝谨外事。
四、兵部。
1.兵部司,掌武官品级、卫府众寡、校考、给告身诸事、兵籍、调遣、贡举、杂请、岁选解状。
2.职方司,掌地图、城隍、镇戎、烽候、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
3.驾部司,掌车驾、牲畜、舰船之籍。
4.武库司,掌兵器、甲胄、仪仗。
(除此以外,兵工厂、工坊、造船厂、马场等设施也归工部管辖,各处设施主事位比左右侍郎)
五、刑部。
1.刑部司,掌律法,处置天下上奏诸案件。
2.狱部司,掌罪犯、俘虏的衣粮、医药,审理诉讼。
3.军部司,掌军中制度、审判犯法军人。
4.禁部司,管理门禁关卡出入登记,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
六、工部。
1.工部司,掌工程建设、矿藏开采。
2.田部司,掌天下农事。
3.山部司,掌园林、山泽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给和狩猎之事。
4.水部司,掌渡口、渡船、沟渠、桥梁、堤堰的修缮沟通,以及渔捕、漕运诸事。
二十四司中,各司设郎中一名,为主官;设左右员外郎各一名,为副官。
各司官员由各部尚书上报三省决定。
如此一来,吴国朝廷闪亮登场,新鲜出炉。
从今往后,所谓百官便成了三省宰相+副手、九部尚书+左右侍郎、二十四司郎中+左右员外郎,总计一百零二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