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何必纠结?(1 / 2)大明1642首页

第二天,传来消息。

尤世威带着自家一大帮子人离开榆林。

浩浩荡荡,不知道要去哪里。

城内其他几家人彻底松口,他们在演武场上说了话,一方面是给江越站台,一方面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随着江越在演武场上最后的一番诉苦,榆林城的大门轰然打开。

眼看着城门的开启,江越呼出自己所有的疲惫。

榆林城是他的一大危机。

是决定他能不能继续混下去的一场惨剧。

如果李自成强迫江越攻打榆林,那么所有问题都会有新的答案。

江越不能离开手底下榆林兵的支持,他不傻,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基本盘。

没有手下这么士卒支持,他姓江的就是面团。

任何人,想怎么捏他就怎么捏他。

如若李自成真的这么做,说明他本身就想着让江越死。

唯一好的就是,事情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无论李自成内心深处究竟是怎么想的,但直到今日,他在行动上对于江越依旧信任与友好。

李自成很激动。

在意识到榆林镇当真向他投降后,李自成觉得荣耀更加接近自己。

这是九边。

是明朝的边军。

往日也有边军投贼。

事实上明朝边军投贼一直都是流寇战斗力增强的重要原因,这不稀奇。

真正让李自成感到震撼的,是这种成建制的、完整的投降。

对于闯军来说,史无前例。

对士气的鼓舞无与伦比。

他在所有将领面前赞赏江越,认为江越的功劳极大。

他听说孙传庭曾经送给江越一个披风,随即将自己的披风解下,送给江越,以表信任。

同时,算是弥补在潼关时因为时间紧迫,他对于江越的不够重视。

当天夜里,刘宗敏、谢应龙等人来到江越府上,众人喝了一个晚上的酒。

不算多有情谊,但也打开话匣子。

消息没有在第一时间传到北京。

因为陕西的局势之混乱,各地驿站早早崩坏,想有军情传出去已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明廷对待陕西事务,就像是一个瞎子。

两眼摸黑是现状。

不过对于崇祯皇帝而言,看不到或许比看到事情的发生会让他更好受一点。

要是真让他时刻听着陕西的奏报,知道陕西的局面如此,恐怕晚上又要睡不着觉,然后继续下罪己诏了。

陕北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榆林镇的投降对于闯军而言是一种稳定的信号。

他再把目光看向其他地方。

闯军在各个地方留下自己任命的官吏,对于自己的控制区开始有更好的控制。

李自成没有领兵回西安,而是追着刘宗敏、贺锦、袁宗第等人的方向而去。

大军兵至固原。

在固原,无论是早就抵达的刘宗敏等人,还是随后到达的李自成、江越一众,都停下了脚步。

停下脚步的原因很简单。

现在的固原城内有白广恩,固原城外有陈永福。

刘宗敏认为与其强攻,不如尽可能招降城内一众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