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一段时日,陈登元气渐复,正有归家之意,忽闻蔡瑜相召,遂至司空府来见。
蔡瑜见到陈登,将手中书信与其,说道:“元龙,当节哀顺变。”
陈登闻言,心中一紧,忙接过书信,看罢,站立不稳,悲呼一声:“大人!”
蔡瑜忙扶住陈登,劝慰道:
“陈公所为乃大义之事,与陈宫共归于尽,虽死犹荣。
死者不能复生,逝者已安息,生者当奋发,元龙大病初愈,须保重才是。”
陈登当即请辞,欲速归下邳,拜祭其父。
蔡瑜未再多言,请求天子追封陈珪为关内侯,并亲送陈登出城,说道:
“元龙此去,若不愿再来江州,径去彭城赴任便是,江湖路远,只盼能有再见之日。
然,瑜当翘首以盼,以期元龙能再回江州,助我一臂之力。”
陈登闻言,默施一礼,启程离去,心中却在思量:
“蔡子珪待我以诚,对我如此看重,又加荣耀于我父,此恩甚重。
而蔡子珪素有大志,心怀天下,我不如将家小迁至益州,为其效力,既能护佑家族,又能报其知遇之恩,不失为两全之策。”
行了数里,陈登心意已决,遂打马返回江州,却见蔡瑜仍在城外目送,并未离去。
陈登心中更是大为所动,不待蔡瑜说话,便翻身下马,双手奉上其彭城国相之委任诏书,拜道:
“待我归乡拜祭罢家严,必会重回江州为主公效命,请主公收回此诏书。”
蔡瑜大喜,接过诏书,哈哈大笑:
“好!我于江州静候元龙归来。有元龙相助,大事必成!”
又将陈登送走,蔡瑜返还司空府中,看着案上数十封情报,陷入沉思。
刘备、孙策之动向颇合蔡瑜之意,刘表之举动亦在蔡瑜意料之中。
而袁绍、袁术、曹操、张杨四人却令蔡瑜有些意外。
因蔡瑜干涉,袁术败亡之快远超原本历史,而袁术竟能求得袁绍接纳,安然脱身,有些出乎蔡瑜意料。
不过,袁术之生死无足轻重,袁绍愿意接纳袁术,倒也并非坏事,其势愈强,其越发肆无忌惮,便会愈加不得人心,更会愈早与曹操决裂,反是好事。
而袁术至其军中,不定又会搞出何等乱子,蔡瑜对此颇为期待。
再说曹操,其并未出力去讨袁术,反而借机扩充势力,虽失大义,却得实力。
须知,乱世之中,空怀大义却无实力,毫无用处,若有实力,即便大义有亏,亦有一争之力。
况且,其以曹仁去寿春与袁术战过一场,算是有所遮掩。
如此杀伐果断,算尽得失,曹操不愧为乱世枭雄。
而曹操取徐州,没有围城数月,没有水淹下邳,不至一月,下邳便为曹操所得,另有臧霸投效,如今除广陵外,徐州已改姓为曹。
究其原因,便是郭嘉之计与陈珪之叛。
“郭嘉,郭奉孝,有此对手,也是幸事。”
蔡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