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应天府。
夏季的应天十分炎热,空气十分沉闷。
杨毅孑然一身站在应天街头,他决定了,必须要做点什么。
要么赶紧去死,要么轰轰烈烈的活!
杨毅作为一个现代人,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压抑,简直令人喘不过气来。
此时,城中乱哄哄的,到处都是难民,正常情况下,官府应该来管管的,毕竟这里是都城。
本应该由官员对难民分别划地安置,供应米粮,组织纠察,设立规矩。
可现在却根本没人管,原因只有一个。
燕王进城了!!
杨毅一身布衣,独自在街头走着。
身边嘈杂纷乱,尽是慌慌不知终日的难民,可是杨毅神情从容,恰似闲庭漫步一般,全然不在乎。
正如之前所说,杨毅要去做一件大事。
走了小半个时辰,杨毅终于看到了乌泱泱一大片的人。
其中有不少人杨毅都认识,赫然正是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此时簇拥着一个中年男人。
那人头戴翼善冠、身穿朱红色蟒龙袍。
杨毅知道,那人便是朱棣!
众人倒是没有注意杨毅这个身着布衣之人,此时四周侍卫林立,周边武将如云,一个杨毅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
杨毅注意到对面礼部左侍郎董伦、右侍郎孟浮双双向前,向朱棣拱手施礼,并大声说道:“请殿下即刻入宫,举办登基大典吧!”
本来这个活儿是礼部尚书的,可礼部尚书是陈迪,名列奸佞榜,如今正在大牢里蹲着呢,自然不会有机会。
“且慢!!!”
众人正要簇拥着燕王朱棣进城,就听到刚刚迎面走来的这小子大喝一声。
文官们听了不由一愣,心想:这是哪个赶着投胎的,这种时候还敢拦着燕王进城?!!
不要说这些文官,便是燕王手底下的大将也急了,都攥紧了砂锅一样大的拳头,只要这小子敢说一句不应景的话,便活活打死他。
朱棣看向这人,二十出头的年纪,一脸精神干练,身高七尺余,丰神俊朗,看那体型也不是武艺过人之辈,也不担心他刺杀,挥了挥手让侍卫放行,让他过来。
“殿下,您是先登基呢?还是先祭祖谒陵?”
杨毅走到朱棣面前,欠身拱手道。
“嗯?噢!”
祭了祖登基,登了基再祭祖,这先后的顺序一变,代表的意义也就大为不同。
先祭祖谒陵报与祖宗,再登基称帝,那他就是直接继位于太祖皇帝!
可如果是先登基再祭祖谒陵,那就是说他的皇位继承于建文皇帝!
简单来说,两者的先后顺序决定了你的皇位到底是从谁手里接过来的。
朱棣为了执政的合法性,肯定是要选择从父亲朱元璋手里接过来。
朱棣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问道:
“这位大人是?”
杨毅欠身回答:“微臣翰林院检讨,杨毅。”
朱棣了然,怪不得之前来劝进的人里没有他,原来是个从七品的小官,把他的名字记在了心里,点了点头。
又看向四周,说道:“祭祖谒陵、登基之事均应由礼部操办,礼部左右侍郎大人郎即刻准备!明日一早,本王祭祖谒陵,随后再赴宫中登基。”
杨毅见没有人理会他了,便施施然往旁边走去,走的过程中听他们正在讨论登基的诏书由谁草拟的问题。
杨毅凭借着后世知识,心里清楚后面草拟诏书的会是谢晋。
想到刚才的所作所为,杨毅直到走至没人处内心才平静下来。
现在自己只是个从七品的翰林检讨,可那又如何,凭借刚才提醒朱棣那一下。
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和谢晋、黄淮等人一起入文渊阁,成为大学士!
什么?
你说无耻?
你说抢了历史原本属于杨荣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