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杨琳慧这边答应着,那边西侧屋开了门,褚易穿着蓑衣就跑了出去。
“妈,你坐着吧,我去拿。”
“拿什么?”
“报纸。我闲着没事喜欢看点报纸。航哥和大队长商量,要是哪天公社送报纸了,借我们家看看。”
宋悦很意外,在她印象里,报纸等同于宋父和贺朝国,严肃认真。
“嫂子,你喜欢看报纸?”
“还行,主要是了解点国家大事和社会趋势,不至于和社会脱节。”
杨琳慧微微皱眉,“我们现在了解外面的渠道太单一了。无非是收音机和报纸。收音机一放,孩子们又叽叽喳喳,意见也不一,经常闹矛盾,也不怎么出门。我干脆就把收音机跟人换了。”
“换了?”
收音机可不好买。
有时候,火热了,不仅需要票,还需要关系。
杨琳慧语气平淡,“换了。”
“我性子急,听不惯慢腔调。航哥忙训练,也没时间听。总不能留在家里给三个小孩子听吧。孩子这么小,就该出去跑跑,见见太阳,锻炼锻炼,省的整天闷在家里,没病也闷出一身病。”
出去跑跑,多走走,晒晒太阳。
宋悦醍醐灌顶,“嫂子,你说得对。小孩子不该闷在家里。”
————
她上辈子自己宅,也不许清清出去,怕她丢。
清清刚会走那会儿,每天都想出去走走。但每天被她拘着拘习惯了,慢慢地清清也就不愿意出去了,性格慢慢地也就变得内向了。
重来一世,可不能再这样了。
—— ——
“妈,报纸。”
少年立在屋檐下,从怀里掏出裹着塑料袋子的报纸,“大队长爷爷让人送来的。”
“放着吧,看看衣服湿没有,湿了记得换件衣服。”
“好。”褚易很有礼貌,知道宋悦和杨琳慧有话要聊,礼貌再见,“妈,宋阿姨,我先回屋了。”
“快回去吧。”
杨琳慧缝完手里的衣服,折好放进箩筐里,收拾完针线,擦手,看起了《海平日报》。
“暧,小悦。”
宋悦回神,“怎么了,嫂子?”
“你看这个,海平文工团要招人了。”
“我知道。我现在跟着学的老师就是之前海平文工团的副团长。为了竞争这个职位,每天来拜学艺求指教的人络绎不绝。”
“你不想去试试?”
宋悦刚想说什么,杨琳慧抢在她前面开口。
“又想说年后就回春江了,是吧?”
“嗯。”
“小悦,我之前听过一个词,舒适圈。它是指,你生活在你熟悉的圈子里,里面的人和事都是可控的,你会感动安全、轻松与舒适。”
“你有没有觉得,春江就是你的舒适圈。你待在里面很舒适,遇见所有的困难,都会有父母家人竭力帮你处理。在这个地方,你有极大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杨琳慧慢慢开口,“但是,小悦,你有没有想过,长此以往会怎么样?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你习惯了这样的舒适,就意味着你将会很难突破自己。因为,你努力也可以,不努力也无所谓,你的退路父母都给你铺垫好了。就像学舞蹈,你可以学的很好,也可以学的很差。但无论你学的怎样,都会有人捧着你。”
“我不是说你父母怎样,我是指,无可避免,在春江会有很多人仰慕你父母。那么,在很多不可知的情况下,你收到的褒奖、赞扬与位置,很可能不那么公平。这个公平是对你而言的,因为你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
“有的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不是说一定要达成什么目标。更多地是为了逼自己一把,看自己能走到哪一步。”
杨琳慧看着宋悦,删删减减,编造故事,“我小时候,虽然我爹给我出钱上学。但是,我娘总是跟我说,女孩子读书没什么用。并且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上完初中之后,就不会继续供我上高中了。可初中毕业考试,我还是很努力地考了全校第一。不是为了第一,就只是向自己证明,我可以,但我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