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 章(1 / 2)虐文女配亲闺女首页

此刻已是十月末,还有六七日才到十一月初,倒也不急安排度牒的事,如今沈怜雪想的却是如何让煎饼卖更多一些。

她道:“一会儿咱们尝尝芥辣瓜,大抵能试着做出来。”①

芥辣瓜一打开陶罐,辛辣之味便扑面而来,沈如意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捏着鼻子说:“好呛。”

沈怜雪对味道很敏感,她取了一小块出来,先递给女儿,让她就着水吃,然后自己再取一块,放在嘴里细细品味。

芥辣瓜的味道确实很冲,辛辣之味仿佛带着气,直窜鼻尖。

坛子里除了辛辣之味,也有酸涩气息,应当加了醋调和,所以最终的味道丰富,辛辣酸爽,很是压口。

沈怜雪忍者呛,又细细品了一根,这才算摸清做法。

“明日便去问问香料摊,他们大抵知道如何做芥辣酱,待做得芥辣酱,这芥辣瓜就简单了。”

她又想了想,呢喃道:“不过,若是佐以煎饼,倒是不用那么冲,味道淡一些,起了压口解腻之用,便可。”

如此说着,她就把这一小瓶芥辣瓜放起来,准备下回再做菜汤时用来佐餐。

准备完次日的面糊,沈怜雪跟女儿早早便睡下。

次日,沈怜雪四更便醒了,经过前头两日,她已经没那么胆怯,觉得可以自己出摊。

她跟揉着眼睛的女儿道:“团团,今日娘自己去吧,你在家小心些,不要碰炉子,若是饿了,再去寻娘。”

此时已经是深秋,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中午时还好一些,早晚若有寒风,都有些令人瑟缩。

她之前已经给女儿准备好了夹袄和风帽,知道她不会冻着,却也心疼。

沈如意摇了摇头,她翻身坐起来,自己穿衣:“不行,团团要跟娘在一起,而且团团想吃汤包。”

睡得早,早上便饿得早,沈怜雪斟酌一番,还是不放心把女儿独自放在家中,便点了头:“好,但你得跟娘保证,若是累了就歇,不能勉强。”

母女两个絮絮叨叨地出了门。

经过前面两日,团团煎饼已经略有了些名气,并非如何引人流连忘返,夜不能寐,而是因其热乎和舒适,让人心中难以忘怀。

今日刚一开张,便立即有人过来排队,还有同沈如意打招呼的:“团团老板,早安。”

沈如意响亮地说:“早!婶娘叔伯,恭喜发财。”

她这一吆喝,把每个人的瞌睡虫都吓跑,馋虫立即翻涌上来。

食客们笑作一团,都说:“团团老板好神气,你也恭喜发财。”

沈怜雪让团团自己数十个钱,跑着去买了一个大□□头大的灌汤包,然后回来在摊子前吃。

这会儿过来排队的都是熟客,也不用沈如意如何吆喝,他们自觉排队拿饼给钱,一切都井井有条。

汴京的百姓们,都能靠自己过上好日子。

沈怜雪一口气做了一百多将近两百个煎饼,再抬头时已经天光大亮,金乌从云层里探出小脑袋,小心翼翼观察人间。

这时,汴河大街东侧的钟楼突然响了一声,沈怜雪动了动耳朵,才发觉到了辰时正。

她正要去看还有多少油果子,沈如意就道:“娘,还有二十七根。”

沈怜雪松了口气,趁着这会儿没什么客人,对女儿道:“今日比昨日卖得快一些。”

已经有了两日经验,会从这里经过并要上早工的百姓,大抵都会自己算时候过来买煎饼。

五更时人最多,但略等半个时辰之后,人便逐渐变少,左不过等上一盏茶的工夫便能拿到。

因此上工晚或者不需要出门上工的百姓,便都在这时候过来买早食。

今日会卖得比昨日快,是因为经过这两日营生,喜欢吃煎饼的百姓也会同亲朋介绍,加之她连续三日在这里摆摊,路过的行人经常看到她摊子生意好,便也会过来尝试。

如此一来,两百份煎饼不过两时辰就能卖光。

沈怜雪身体比较弱,这几年操劳过度,体虚畏寒,加之之前咳症一直不好,夜里难以安寝,面色就没有那么好。

前两日,站到最后她自己都受不了,胳膊都要抬不起来,便觉得两百份到了极限。

今日倒是觉得,还能再多坚持一个时辰。

沈怜雪对女儿道:“那咳嗽药当真管用。”

她甚至都没有吃满十贴,只吃了三五贴的样子,就彻底不咳了,就连喉咙和胸肺都舒服许多,再没往日的滞涩憋闷,舒畅许多。

沈如意特别得意:“我就说管用,娘听我的就是。”

她这神气的样子,把等煎饼的食客逗笑:“囡囡,你可是当家的?你娘还要听你的哩。”

沈如意非常得意:“可不是,我娘就听我的!”

食客笑成一团,就连沈怜雪脸上都扬了笑,显得没有平日里那般严肃。

就在这时,背篓里的油果儿耗尽,沈如意就大声招呼:“油果儿没啦,明日请早哦!”

排在最后的食客闻言就问:“可能到我?”

沈如意抬起头,就看到一张略显熟悉的脸。

她低头算了算,才说:“能。”

很快就排到那人,因是最后一张煎饼,所以后面也无食客排队,沈如意就总是忍不住看他脸。

年轻的食客便好奇地问:“囡囡,我脸上可是有什么不对?”

沈如意摇摇头,犹豫片刻说:“阿叔救过团团和娘亲。”

她颠三倒四说了一下那日在南牌坊街前事,年轻男子才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那日有个狂人骑驴冲事,是我们家大人出手相救。”

年轻男子身穿简单短衣长裤,腰间系带,带上挂剑扣,上面悬着一把长剑。

他衣着虽然简单,但身上衣服干净,脚上鞋袜也是白洁如新,一看便非凡俗人物。

大抵是女儿同这人说话太多,沈怜雪也不由抬起头来,往他面上扫了一眼。

那日她一直抱着女儿背对着众人,这才看清来者样貌。

年轻男子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长相稍显清秀,眼尾带笑,看起来很是和气。

若是忽略他腰上的长剑和打扮,沈怜雪甚至以为他是个读书人。

“多谢郎君搭救,”沈怜雪给他加了两个蛋,把煎饼递过去,“这是送给郎君的,感谢郎君仗义。”

男子大抵没想到自己顺手搭救还换得一顿早食,他接过煎饼,还是坚持给了钱:“不过顺手罢了,当不得谢,我家中有规,不可贪百姓钱财,便白得个蛋吧。”

他说着便把铜钱放到笸箩里,取了煎饼扬长而去。

沈如意捧着沉甸甸的铜钱笸箩,小声说:“这个阿叔是个好人。”

沈怜雪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从灶膛边上取了热水给她,让她压压风,又从边上的摊位买了三个胡饼,便同女儿回了家去。

之后几日,沈怜雪尝试做出了芥辣瓜,把它们切碎备用,若是有人要加就撒一些,吃不惯的就不放。

她每日的生意也逐渐稳定下来,一早上大约能卖二百五十份,偶尔会早一些收摊,偶尔晚一些,也大约在午时,倒是不耽误刘二娘家做生意。

渐渐的,团团煎饼小有名气。

有慕名而来的饕餮食客,有习惯热腾饭食的老客,也有专为尝奇特的芥辣瓜煎饼,一边吃一边迎风流泪的奇特品味食客。

当然,一开始提议要放芥辣瓜的郎君也如愿以偿,每次吃就都要加一倍的芥辣瓜,宁肯吃得泪眼汪汪也不罢休。

日子似乎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到了十一月初一,沈怜雪是粗粗一算,已经攒下将近四贯钱。

这比她当时从沈家带出来的体己都多,那一串串的铜钱沉重厚实,让她心中安定。

一开始她只是想摆脱让自己疲累困顿的浆洗铺,却没想到生意会这般好,食客们的夸奖和人们吃了煎饼之后的笑容,让沈怜雪内心的胆怯慢慢被驱散。

她发现,自己似乎也没那么怕出门,也不会再惧怕陌生的世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甚至不太会害怕年轻而高大的陌生男子,只要她不靠近他们,也不让女儿靠近,她们似乎就很安全。

已经存够四贯钱,沈怜雪便道:“得去给你九婶婶还钱了。”

一说起钱,沈如意立即便道:“娘,已经十一月初一了。”

沈怜雪微微一顿,随即便反应过来:“你还是想换度牒?”

沈如意正襟危坐,一脸严肃:“是,一定要换。”

女儿如此坚决,沈怜雪捏着袖中的铜钱,决定还是顺女儿意。

她点点头,从箱笼下面取出锦盒,打开了那个已经有些陈旧的荷包。

荷包里面,是莹润的双鲤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