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这么做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可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写照!
连真宗皇帝都亲自作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在大宋,读书就是属于完全的政治正确,别说是一个小小的捕头,就算是县尊相招,自己用读书的理由硬抗他也拿自己没办法。
这种事往往都是可大可小,不好听的说属于拒不配合,往大了说这就是关乎民生的教化大事,关乎到一个官员的政声,抬出这杆大旗,别说一个捕头,就是县尊也受不了,会被御使弹劾。
这边西门庆拒不配合,那衙役只是负责传话,当然不会拿西门庆怎么样,只是被西门庆当面喷了一顿,有些悻悻的走了。
喷完人西门庆就到孙教谕家去课了,完全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
这种事只要不是被抓了现行,别人根本拿自己没有办法,西门庆心知肚明。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了!
若是以前,就算是西门庆家财万贯,是一个有势力的豪绅,也不敢这么跟官府硬顶。
可现在,作为孙教谕的心头肉,西门庆虽然还未进学,但已经有了这个资本,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虽然西门庆有时候也会吐槽读书人的种种不堪,但对自己享受这些特权却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反而觉得挺爽!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谓的劣根性了吧!
来到孙教谕家西门庆照常行礼课,也没有把这事告诉老师的意思。
随着课业的精深,如今孙教谕已经开始教授西门庆{孟子},今天要讲得是《孟子》七篇里,第一篇前半部梁惠王。
西门庆对于这一篇倒不陌生,里面有一章,寡人之于国也,他前世在课文中读过。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