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的倒台对薛家的影响极大。
几乎整个金陵都知道薛端是王家的女婿。而王家的根基是这些年随着王子腾在京中站稳脚跟已经逐渐挪到京城去了。金陵的王家之所以还能做护官符靠的其实是甄家。
王家的老太太甄氏就是甄家的近支嫡女曾经在甄家嫡系的老太太孙氏膝前教养过几年,如今甄家的家主甄应嘉,对这个姑母也颇为敬重。
薛端为了让薛家在金陵站的更稳没少孝敬甄氏这个岳母。
薛家巨富,引得不少人眼馋。前来处理甄家事务的人,就想趁机在薛家身上咬下一口肉来。
薛端虽然以贾家和王子腾让那人有所顾忌但为了不让那人回京之后在圣人面前乱说也很是破了一比财。
而后,为了不再招人眼薛端趁机做出薛家元气大伤的样子缩减了家中的许多用度。
薛家的财富除了他们自己家的人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但薛家的日子过的一向奢靡却是金陵许多人都知道的。
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特别是江南的富商,最是爱面子,但凡还能支撑就绝对不会缩减用度让人看轻的。
因此,眼见着薛家遣散了一批奴仆,出手了好几间商铺,薛王氏和宝钗出门做客的时候,戴的首饰虽然还时兴,却少了许多,大部分人都相信,薛家这回是出了大血了。一众富商暗暗心惊,感叹这京城来的官,就是心黑手狠。
而那个官员自小是在北地长大的,对江南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而且,薛端给他的,也确实是他一辈子也挣不了的数目,他就真以为自己将薛家掏空了大半了。
这两下里都不清楚,又都以为自己清楚,就让薛端钻了个空子。
其中的内情,宝钗和薛蟠是清楚的,薛端根本就没想着瞒自己的儿女。但薛王氏却是一无所知,真的以为自己家不比从前了。
宝钗冷眼看着,很替薛王氏感到悲哀。
她的丈夫的确对她很好,几乎是一生独宠她一人。可是,真的到了关系到家族的决策时,她却是永远被丈夫忽略的。
宝钗暗叹了一声,也没有多说什么。
既然母亲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她又何必打破她的乌托邦呢?
趁着这次危机,宝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很是帮了薛端的大忙。
薛端再次感叹:“你怎么就不是个儿子呢?”
宝钗终于觉得,是时候试探一下父亲的态度了。当下便半开玩笑的说:“不是儿子,不一样为父亲分忧,为家族出力?”
薛端有些欣慰,但还是摇了摇头,惋惜道:“女孩子,总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
“我可想不出来,我到别人家怎么过日子?”宝钗更近一步的试探,“要我说,自己当家做主才好呢,一辈子不用看婆家的脸色。”
薛端闻言,若有所思。半晌,问她:“你真想自己当家做主?”
宝钗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仿佛是随口答道:“那是自然。我自己当家做主了,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和哥哥相互扶持,谁也不能说我吃里扒外,向着娘家。”
她知道,父亲固然疼她,但些哥哥这个继承人在父亲心里的份量更重。而家族的兴衰,更是重于一切。
所以,宝钗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从哥哥和家族入手。
而实际上,若是她真能立了女户,自然是会像家中男儿一样,为家族出力的。所以,她也是找借口,只是一些小心思和小手段而已。
薛端并没有再多问什么,但宝钗看得出来,他已经在考虑了。
只要他愿意考虑,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他愿意考虑,就说明了,宝钗本身表现出来的价值,已经值得他考虑了。
接下来,只要宝钗稳住,就能不必像辛馨一样,闹到和家族决裂的地步。
至于以后关于招赘的问题,只要让宝钗站稳了,她就有了自主的权利。到了那时,谁也别想再钳制她!
甄家的案子牵连甚广,圣人几乎借机清理了大半的江南官场。林如海也急匆匆地从京城回到扬州,帮助圣人处理后续问题。
黛玉虽然舍不得父亲,可她也知道,皇命难违,就忍着伤怀,送走了父亲。
想到父亲百忙之中,还要操心她的终身大事,黛玉更是惭愧。
就在不久前,吴大人替自己的嫡出次子像林如海求娶黛玉,林如海答应了。